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。為積極推進我省農戶安全儲糧及“地趴糧”整治工作,達到顆粒歸倉、節糧降耗的目的,我省大力推進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建設,從而有效激活市場,促進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,更好地惠及省內種糧大戶。
對于種植規模較大的農戶,例如家庭農場、合作社等經營主體,根據我省發布的《關于解決“地趴糧”問題的實施方案》,鼓勵這些規模的經營主體和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進行合作,做到擇機擇價適時售糧。
從2017年開始,我省支持符合條件的合作社、糧食加工企業、收儲企業新建、改擴建糧食產后服務中心。通過專業化糧食產后服務,有效避免傳統糧食收儲方式易發生的鼠害、蟲害、霉變等問題。目前,全省共建設173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基本做到產糧大縣全覆蓋,累計服務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。同時,全省各類糧食市場主體也充分利用現有倉儲資源,積極為農戶開展糧食產后個性化服務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常產量較大,收獲的糧食因存儲場所有限或無處存放只能“趴”在地里,而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具備清理、烘干、儲存、銷售等服務設施和能力,可以為農戶提供清理、儲存基本服務功能,有條件的還可以開展烘干、銷售業務。
在四平市鐵西區永信農民專業合作社,剛剛收回的玉米正在進行脫粒。負責人侯剛組織車輛,將剛剛脫粒的玉米運到新天龍實業有限公司開展糧食產后服務。永信合作社今年種了3000畝地,收獲玉米1800噸?!坝衩资崭蠲摿V?,一定要先運到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不然這么多糧食我們肯定沒地方存放,堆在地里一下雪就會發霉,那得多大的損耗啊?!焙顒偹f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可以為種糧農民提供代清理、代烘干、代儲存、代加工、代銷售等業務,減少了中間環節,讓農民由“存糧在戶”轉變為“存糧在庫”。
近年來,像永信合作社這樣的種植面積大的合作社,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,糧食種植及產量已不成問題??杉Z食合作社往往沒有倉容,不敢進行“籽粒收”,過去只能把玉米棒子堆放在大地空場,隔幾天就要“倒堆翻垛”,損失較大,還浪費人工。與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合作后,這些玉米全部實現“籽粒收”,收獲的玉米直接存到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在運輸、儲存等各環節至少減少糧食損失3%以上,就相當于把掉在地上的糧食又“撿”回來了,增加了產量和收入。
以中糧貿易吉林有限公司、四糧集團為代表的糧食產后服務企業,多年來積極對接農民需求,主動為農民提供清理、烘干、儲存、加工、銷售等服務,創新開展即時結算、延期結算、代收代儲、點價結算等服務,獲得農戶認可。收獲后的糧食直接進入糧食產后服務中心,不僅減少“地趴糧”產生的損失損耗,也保證了糧食品質,實現好糧賣好價,還釋放了農村勞動生產力,減少了農戶在儲糧設施方面的投入。(馮超)